翻译界的直译和意译之争?
日期:2017-09-11 / 人气: / 来源:https://www.rzfanyi.com/ 作者:译声翻译公司
直译与意译
关于直译之争持续了几个世纪,赞同者坚定不移,反对者(也即意译的赞同者)坚持已见,互不让步。其实,英文literal translation 和中文“直译”的定义都不是十分确定,既可指逐词译 (Word-for-word translation),也包括逐句译(Sentence-for-sentence)。直译作为一种翻译策略常见用于以下领域的翻译:(1)用于翻译科技资料;(2)用于外语教学,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3)也用于文学翻译,Nabokov 是文学翻译中直译的高手,在他看来,“只有直译才是真正的翻译”(见Shuttleworth & Cowie 1997:96)。
然而,在现代文学译者中,赞同直译的人为数不多,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如Nida 所说,“因为没有哪两种语言是完全相同的,无论是符号所指的意义或语言符号的排列方式都会有差异。可以说,译声之间没有绝对的一致。因而,也就没有绝对准确的翻译”(1964:156)。
八十年代初,张培基等学者在当时的统编教材《英汉翻译教程》中这样下定义:“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应当指出,在能够确切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法显然有其可取之处。直译法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亦即鲁迅所说的保持‘异国情调’和‘洋气’,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不断从外国引进一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使我们的祖国语言变得日益丰富、完善、精密”(张培基等 1980:13)。
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对直译又有了不同的阐释:“直译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范仲英1994:90)。一般说来,采用直译所产生的译文看起来肯定有翻译的痕迹,读起来也不是那么通顺。如果直译也“要求语言流畅易懂”的话,说明译者心目中的直译与意译的界线已经开始模糊,二者不再是对立的两种策略。
意译法有以下特点:(1)以目的语为导向;(2)用规范的目的语语言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3)注重译文的自然流畅,不一定保留原文的结构及修辞手段。(见Shuttleworth & Cowie 1997:62-63)。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直译和意译各有优缺点,意译与直译不会形成二元对立,因为翻译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最恰当的做法是根据不同的语篇类型、翻译目的和读者对象来制定不同的翻译策略。直译、意译是翻译过程中表达阶段所采用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正如张培基等学者所说,“不同的语言各有其特点和形式,在词汇、语法、惯用法、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所以翻译时就必须采取不同的手段,或意译或直译,量体裁衣,灵活处理”(1980:14-15)。
在原语与目的语有共同的表达方式时,直译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
原文玩了个文字游戏,很风趣,凡是了解艾尔弗雷德·希契科克曾导演the Lady Vanishes的读者,看到这句话时,大概都会忍俊不禁。但是这样的文字游戏却造成翻译上的极大困难,如直译成“艾尔弗雷德·希契科克使一位淑女失踪”,其意思就会与原文相悖。王先生采用意译的方法,表达了原文的一层意义,说明了一个事实,可惜其双头语的形式消失了,原文的风趣味道也完全丧失了。对此,王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性,都有自己独有的声音、文学、修辞手法和社会习惯,这是无法移植的。古书说,‘橘逾淮而北为枳’。橘子好吃,枳可是酸苦的。翻译正是如此。一篇好文章,翻译过来往往读不得。你可以把大意译出,可是原文那些音乐和形象性,原作者那些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你会丢了一大半”(王宗炎1983:9)。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是(英国翻译理论家Peter)Newmark 提出的两种翻译模式之一,其目的是“在目的语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的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地再现出来 (Newmark 1981/1988:22)。语义翻译重视的是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而不是目的语语境及其表达方式,更不是要把译文变为目的语文化情境中之物。由于语义翻译把原文的一词一句视为神圣,因此有时会产生前后矛盾、语义含糊甚至是错误的译文。语义翻译通常适用于文学、科技文献和其他视原文语言与内容同等重要的语篇体裁。然而,需要指出的是,Newmark 本人也认为,语义翻译并非一种完美的翻译模式,而是与交际翻译模式一样,在翻译实践措施中处于编译与逐行译之间的“中庸之道” (Hatim & Mason 1990: 7),(Newmark 1988: 45)。
“交际翻译”有两个重要的概念,第一,交际翻译(或交际途径)指的是视翻译为“发生在某个社会情境中的交际过程”(Hatim & Mason 1990:3) 的任何一种翻译方法或途途径。虽然所有的翻译途径都在某种程度上视翻译为交际,而这里所说的交际翻译却完完全全地以目的语读者或接受者为导向。沿此途径的译者在处理原文的时候,旨在传递信息而不是复制一串串的语言单位,他所关心的是如何保留原文的功能和使其对新的读者产生作用。交际翻译和逐句逐行译和直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把原文中的遣词造句的形式仅视为译者应考虑的部分因素。
第二,交际翻译是(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 (Peter Newmark) 提出的两种翻译模式之一(参阅语义翻译),其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 (1981/1988:22)。即是说,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较在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文体、排除歧义,甚至是修正原作者的错误。由于译者要达到某一交际目的,有了特定的目的读者群,因此他所生产的译文必然会打破原文的局限。通常采用交际翻译的文体类型包括新闻报导、教科书、公共告示和其他很多非文学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交际翻译并不是一种极端的翻译策略,它和语义翻译一样是翻译中的“中庸之道” (Hatim & Mason 1990: 7),既不像编译那么自由,也没有逐行译那么拘谨。
那么,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之间有什么差异呢?交际翻译的关注点是目的语读者,尽量为这些读者排除阅读或交际上的困难与障碍,使交际顺利进行。在语义翻译中,译者仍然以原文基础,坚守在源语文化的阵地之中,只是解释原文的涵义,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文本的意思。
交际翻译强调的是译文的“效果”;而语义翻译强调的是保持原文的“内容”。纽马克(1988a: 39;15)曾列举两个例子说明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差别。
关于直译之争持续了几个世纪,赞同者坚定不移,反对者(也即意译的赞同者)坚持已见,互不让步。其实,英文literal translation 和中文“直译”的定义都不是十分确定,既可指逐词译 (Word-for-word translation),也包括逐句译(Sentence-for-sentence)。直译作为一种翻译策略常见用于以下领域的翻译:(1)用于翻译科技资料;(2)用于外语教学,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3)也用于文学翻译,Nabokov 是文学翻译中直译的高手,在他看来,“只有直译才是真正的翻译”(见Shuttleworth & Cowie 1997:96)。
然而,在现代文学译者中,赞同直译的人为数不多,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如Nida 所说,“因为没有哪两种语言是完全相同的,无论是符号所指的意义或语言符号的排列方式都会有差异。可以说,译声之间没有绝对的一致。因而,也就没有绝对准确的翻译”(1964:156)。
八十年代初,张培基等学者在当时的统编教材《英汉翻译教程》中这样下定义:“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应当指出,在能够确切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法显然有其可取之处。直译法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亦即鲁迅所说的保持‘异国情调’和‘洋气’,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不断从外国引进一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使我们的祖国语言变得日益丰富、完善、精密”(张培基等 1980:13)。
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对直译又有了不同的阐释:“直译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范仲英1994:90)。一般说来,采用直译所产生的译文看起来肯定有翻译的痕迹,读起来也不是那么通顺。如果直译也“要求语言流畅易懂”的话,说明译者心目中的直译与意译的界线已经开始模糊,二者不再是对立的两种策略。
意译法有以下特点:(1)以目的语为导向;(2)用规范的目的语语言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3)注重译文的自然流畅,不一定保留原文的结构及修辞手段。(见Shuttleworth & Cowie 1997:62-63)。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直译和意译各有优缺点,意译与直译不会形成二元对立,因为翻译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最恰当的做法是根据不同的语篇类型、翻译目的和读者对象来制定不同的翻译策略。直译、意译是翻译过程中表达阶段所采用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正如张培基等学者所说,“不同的语言各有其特点和形式,在词汇、语法、惯用法、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所以翻译时就必须采取不同的手段,或意译或直译,量体裁衣,灵活处理”(1980:14-15)。
在原语与目的语有共同的表达方式时,直译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
原文玩了个文字游戏,很风趣,凡是了解艾尔弗雷德·希契科克曾导演the Lady Vanishes的读者,看到这句话时,大概都会忍俊不禁。但是这样的文字游戏却造成翻译上的极大困难,如直译成“艾尔弗雷德·希契科克使一位淑女失踪”,其意思就会与原文相悖。王先生采用意译的方法,表达了原文的一层意义,说明了一个事实,可惜其双头语的形式消失了,原文的风趣味道也完全丧失了。对此,王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性,都有自己独有的声音、文学、修辞手法和社会习惯,这是无法移植的。古书说,‘橘逾淮而北为枳’。橘子好吃,枳可是酸苦的。翻译正是如此。一篇好文章,翻译过来往往读不得。你可以把大意译出,可是原文那些音乐和形象性,原作者那些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你会丢了一大半”(王宗炎1983:9)。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是(英国翻译理论家Peter)Newmark 提出的两种翻译模式之一,其目的是“在目的语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的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地再现出来 (Newmark 1981/1988:22)。语义翻译重视的是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而不是目的语语境及其表达方式,更不是要把译文变为目的语文化情境中之物。由于语义翻译把原文的一词一句视为神圣,因此有时会产生前后矛盾、语义含糊甚至是错误的译文。语义翻译通常适用于文学、科技文献和其他视原文语言与内容同等重要的语篇体裁。然而,需要指出的是,Newmark 本人也认为,语义翻译并非一种完美的翻译模式,而是与交际翻译模式一样,在翻译实践措施中处于编译与逐行译之间的“中庸之道” (Hatim & Mason 1990: 7),(Newmark 1988: 45)。
“交际翻译”有两个重要的概念,第一,交际翻译(或交际途径)指的是视翻译为“发生在某个社会情境中的交际过程”(Hatim & Mason 1990:3) 的任何一种翻译方法或途途径。虽然所有的翻译途径都在某种程度上视翻译为交际,而这里所说的交际翻译却完完全全地以目的语读者或接受者为导向。沿此途径的译者在处理原文的时候,旨在传递信息而不是复制一串串的语言单位,他所关心的是如何保留原文的功能和使其对新的读者产生作用。交际翻译和逐句逐行译和直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把原文中的遣词造句的形式仅视为译者应考虑的部分因素。
第二,交际翻译是(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 (Peter Newmark) 提出的两种翻译模式之一(参阅语义翻译),其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 (1981/1988:22)。即是说,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较在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文体、排除歧义,甚至是修正原作者的错误。由于译者要达到某一交际目的,有了特定的目的读者群,因此他所生产的译文必然会打破原文的局限。通常采用交际翻译的文体类型包括新闻报导、教科书、公共告示和其他很多非文学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交际翻译并不是一种极端的翻译策略,它和语义翻译一样是翻译中的“中庸之道” (Hatim & Mason 1990: 7),既不像编译那么自由,也没有逐行译那么拘谨。
那么,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之间有什么差异呢?交际翻译的关注点是目的语读者,尽量为这些读者排除阅读或交际上的困难与障碍,使交际顺利进行。在语义翻译中,译者仍然以原文基础,坚守在源语文化的阵地之中,只是解释原文的涵义,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文本的意思。
交际翻译强调的是译文的“效果”;而语义翻译强调的是保持原文的“内容”。纽马克(1988a: 39;15)曾列举两个例子说明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差别。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医疗器械说明书翻译公司_专业医疗09-28
- 荷兰语翻译_荷兰语翻译公司_荷兰语09-28
- 立陶宛语翻译_立陶宛文翻译_立陶宛09-28
- 日译中_日文翻译成中文_日中翻译09-28
- 公司名称翻译_专业公司名称翻译公09-28
- 出口单证翻译_报关单证翻译_外贸单09-28
- 出生证明翻译公司_出生证明翻译09-28
- 出国留学成绩单翻译_高中成绩单翻09-28
- 公证委托书翻译公司_专业公证委托09-28
- 员工手册翻译公司_企业员工手册翻09-28
相关内容 Related
- 英国个人旅游签证、探亲访友和商09-13
- 英国留学签证流程及步骤09-13
- 英国签证材料的英文版还需要盖章09-13
- 为什么标点符号也要算翻译字数?09-12
- 为什么数字、字母也要算翻译字数09-12
- 翻译笔译资料字数是如何统计的09-12
- 【退休证翻译_退休证明英文翻译】09-12
- 英语标点符号的标准用法09-11
- 【亲属移民材料翻译,加拿大美国09-11
- 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offer翻译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