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专业的合理定位
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它进行恰当定位,分析它在外语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所面临的契机与挑战等都将有助于了解该学科的发展态势,促进其全面发展。为了保证一个学科的恰当定位,我们除了进行相关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分析之外,还要了解翻译专业发展趋势,包括毕业生当年的就业率、510年之内的报酬、发展前景等,但目前本科翻译专业还处于萌芽状态,对就业趋势等方面的大型调查研究需要时间、人力、物力等,个体很难完成。
而且据中国教育网报道,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单纯以就业率来评价某专业或者根据社会、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存在一定弊端,因为某些长线专业(如基础性专业、理论性专业)虽然就业形势不太好,却是国家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而且教育部已取消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目录》范围内专业的审批规定,改为备案制,并在部分大学试行了专业自主权试点。这就意味着高校拥有更大的专业设置权力,但政府还保留对目录外专业与控制性专业的审批权。
我赞同国家对各专业设置进行适当宏观调控,以整体把握其规模和走向。而且高校在考虑新专业(如翻译专业)的设立时,一方面要分析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国家、社会以及个人需求等综合因素。
据有关媒体报道,英语类同传报酬为1天1200021000元人民币,非英语类为18000元人民币。一般一个同声传译组由23位译员组成,也就是说每人每天最低收入4000元人民币。之所以价格如此不菲,主要是合格的同传译员较少,但限于设备(如翻译箱、主机、翻译器、接收机等)、师资、生源等具体条件,并非所有院校都可以开设同传专业。
结合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从社会需求角度进行剖析,我认为,我们一方面要鼓励翻译专业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适当控制其规模,防止不论条件具备与否就盲目设立新专业,最终出现热门专业就业难的现象。
我在翻译专业建设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释,梳理一下翻译专业的学科地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
第一,确定学科地位,促进翻译专业发展。在传统的外语教育体系中,翻译课程所占份额较小,翻译课教师、翻译教学研究的地位较低,容易被忽略。而随着翻译学地位的上升,尤其是翻译成为新的本科试点专业后,已经逐步摆脱了语言学、文学等的藩篱,拥有独立的教学研究领域。
目前,翻译学还仅是二级学科,相关教学、研究活动尚待进一步发展、丰富和完善,而其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得到官方进一步的认可和更大的支持。有的学者提出,在半官方的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应该有翻译学的一席之地;建议在原有以语种划分的英语指导组、俄语指导组、日语指导组、德语指导组、法语指导组、阿语指导组、西班牙语指导组之外,再增设翻译学指导组,以表明对翻译学科发展的支持。
我认为这一建议有其合理性,因为虽然中国译协及地方译协等机构或组织比较活跃,但并不是官方组织,且不是教育、教学专业指导机构,官方的支持更有助于强化并巩固。而且我认为,应该在一定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目前和未来的发展需要,组织专家学者制订专业教学大纲,在翻译专业建设中发挥地域特色,丰富专业发展形式(如发展翻译产业,如培训、翻译公司等),建设翻译精品课程,鼓励翻译教学改革立项,以保证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助于学科地位的进一步确立和学科的健康发展。
第二,抓住发展机遇,适当调整发展规模。我国目前高素质的翻译人才比较匮乏,而市场需求量相当大,这是翻译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据悉,美国权威机构对世界翻译市场的调查显示,翻译市场的规模2005年达到227亿美元。中国在不久的未来将达到200亿元人民币的营业额,发展空间巨大。而目前中国的翻译市场规模在100多亿,其中大城市所占份额较大。国内主要的翻译公司有263家(不包括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的翻译公司),其中北京的翻译公司约占总数的37%、约为14%、上海为6.4%、广州为6.4%、南京为4.6%。现有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人员约6万,翻译从业人员保守估计达50万人,而且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中,其中高质量的译声外人才缺口估计高达90%以上。
随着中国图书推广计划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国家战略的实施,汉译外人才更是奇缺。面对这一机遇,我认为,翻译专业有其发展的广泛需求,但具体发展规模、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界定需经缜密的市场调研以后方有定论。
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的差异性,不可盲目统一设立口译、笔译、机器翻译、同传等专业。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对翻译人才需求量较大,有条件的地方院校就可以重点发展翻译专业,并突出地方特色。譬如河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试点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在专业建设中分别突出了机器翻译、人文底蕴、复合能力等各自不同特点。
第三,分析所面临挑战,逐步完善翻译专业建设。虽然有的院校有一定办学经验,但毕竟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风险,究竟应该培养哪一类人才,所培养的翻译人才能否达到培养目标、是否满足市场需要,都尚待探索和实践检验。
众所周知,与市场关系密切的专业往往过分细化,针对性较强,功能性亦相应比较强,容易忽视人文学科教育,缺乏战略考虑。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功能,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知识广博、能力较强的人才是翻译业内亟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而且在翻译行业中,其行业标准、行业规范、行业培训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强化或加强。
在翻译培养的手段和体系方面缺少明确共识,主要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内翻译行业没有资格标准。譬如说,目前翻译专业或方向很热门,主要表现在选择翻译方向的研究生越来越多,大学生甚至中学生的翻译考证越来越热,但如何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何提高翻译资格证书的可信度、提升其含金量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翻译教学界应尽量尝试在文学翻译和实用翻译、知识拓展和能力培养、理论建设与实践应用、翻译通才教育以及翻译专才教育、学校翻译人才培养和翻译培训等之间寻求平衡,以切实解决目前翻译专业中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翻译大国,但更要成为翻译强国,翻译人才的数量仍需进一步扩大,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翻译市场亟须规范。近20年来,翻译专业虽然小荷才露尖尖角,初步显示了蓬勃的生机,但其专业发展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翻译业内应该在对翻译学、翻译教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熟悉的基础上,对翻译现状、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客观评估,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切实做好翻译专业的合理定位,制定近、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写出完整的教学计划,以培养高水平的翻译人才。
相关阅读 Relate
最新文章 Recent
热点文章 Recent
- 中译英1000字多少钱_中 10-09
- 中译英翻译笔译一般怎么收费 10-07
- 翻译公司译员一天能翻译多少 10-27
- 人工日语翻译_人工日语翻译 10-20
- 翻译公司现场英语口译一天多 10-17
- 韩语翻译多少钱千字? 01-10
- 翻译流程中的译前、译中、译 10-25
- 意大利语笔译翻译一千字多少 03-11
- 德语翻译中文如何收费(德语 10-08
- 翻译公司排行榜_翻译公司排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