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公司教你提高翻译质量
译声翻译公司精品翻译文章导读: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在国际合作项目管理中,中国人做翻译工作,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根本问题都在译者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如何使汉译英更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个人看法,供参考。
一、翻译的关键在于译者的语言功底
翻译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测试,翻译中的种种语言现象与难点都具体体现在一字一句之中,但归根结底都在于英语基础。具有基本的英语水平,是做好翻译的前提条件。对中国人来说,汉译英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英语缺陷。汉译英题材广泛,对英语基本功的应用比较全面。通过学习和强化汉译英练习,有利于巩固和提高译者的英语综合水平,在此基础上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和英语应用能力,就能基本胜任多种业务翻译需求。做好汉译英的关键在于有扎实的英语基础。此外,具体技巧只有在充分熟悉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基础上,并且积极主动地应用于翻译实践中才能逐渐掌握,我们不能指望通过两三个月的突击,围绕某些“秘诀”就可以真正掌握汉译英或英译汉这个工具。
二、遵循常用方法多实践
翻译是按照原文的句型、精神、意义、情感等再现原作整体效果的艺术性再创作。实际上它比写作还要费时费神费力。因为在写作过程中作家占据主动地位,可以自由发挥,而在翻译过程中则受原文限制,译者不能随意发挥。提高翻译技巧不能仅靠阅读翻译理论和技巧的书籍,关键在于译者的语言功底和实践。各种翻译技巧只是工具,用好用不好要看你掌握得熟练不熟练。英语和汉语在不同程度上都属于分析性的语言[3]。在翻译实践中有必要做一些结构、词序、语境和词汇等方面的分析;还是要强调扎扎实实地学习英语基础知识,有时候由深厚的语言积累而自然获得的“语感”更为重要。总之,仅仅了解翻译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技巧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译者像任何其他专业的从业人员一样,要经过不懈的实践和训练,才会熟能生巧。翻译是门技巧性极强的艺术,只能通过大量实践才能逐渐提高。可是盲目的实践,难免会事半功倍,所以应有理论指导;另一方面,脱离实践只谈理论又是空洞无益的;因此两者必须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三、翻译的目标读者与服务意识
汉译英的读者对象是国外广泛的各阶层人士,为了适应国外一般读者的接受能力,翻译时要考虑到目标读者,力求给他们提供内容充实、通俗、易懂并乐于接受的译文。在国际合作项目中,读者对象是项目官员和国际专家,他们对译文的技术要求更高。笔者在这里强调一个观点:翻译不但是门学问而且是个很讲究水平的行业,在市场经济中,它首先又是一种服务。在面向客户和读者的界面上,翻译需要同时服务好两个客人:一是原文的作者,二是译文的读者。不管译者学问有多深,翻译时要尽量做到眼里有作者、心中有读者。看原文时要非常仔细:译文的遣词造句,尽量适应目标读者。最好能够抱着“提供一流服务”的态度对待每一句原文、每一句译文。
四、翻译中的常见问题
在许多情况下常见问题表现为英译汉时出现浓厚的“翻译体”,而在汉译英时又是严重的汉语化。有些译文在遣词造句上,是按照中文的思路使用英文单词进行字面上的简单堆砌,并未真正地把中文原文翻译出来,造成信息量大打折扣。引起翻译错误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主要原因是没能深入透彻地理解原文,对两种文化的差异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汉译英训练,因而翻译能力差。如前所述,根本问题还是英语积累不够、表达能力差。从操作层面上讲,普通人在汉译英方面的常见问题包括:
(1)书写马虎:大小写、拼写等错误以及定冠词滥用。
(2)词不达意:用词不当,对多义词掌握不够。汉译英中出现大量错误的原因之一,是译者掌握的英语词汇量有限,体现在译文表达力不强、句型变化不够灵活,对多义词和常见词的相关性掌握较差。例如,我们周围很多人已经通过了国家四、六级英语考试,但实际翻译的译文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一般期刊文章的汉译英要求。
(3)望文生义:对号入座,也就是机械地进行词对词的“翻译”。例如说到“减肥饮料”,脱口而出的便是“weight reducing beverage”,其实“diet drinks”更达意.
(4)文化差异:体现在语言上,汉语用法隐身于几乎每个英文句子中。
(5)专业特色不足:不能正确使用专业术语,缺乏专业知识,翻译的专业文章生涩难懂,词不达意。
相关阅读 Relate
最新文章 Recent
热点文章 Recent
- 山东话怎么说日常用语_山东 09-14
- 同声传译收费标准_同传一天 02-27
- 我爱你用蒙古语怎么说? 11-24
- 俄罗斯百度“Яндекс” 12-17
- 中国菜的名称英文翻译大全_ 10-29
- 蒙古语你好怎么说 11-24
- 流浪地球英文介绍 11-27
- “ca.”是什么单词的缩写 09-11
- 维吾尔语32个字母表 12-09
- 阿拉伯语28个字母解析_2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