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之间的区别
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在翻译对象上有所不同。文学翻译以艺术性为主要特征,其翻译对象通常是文学作品或人文类文本。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文化和历史内涵,因此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原作品的风格、文化差异、语境等。而非文学翻译则更注重传达信息的准确性和清晰度,其翻译对象通常是技术性或商务性的文本,翻译过程更强调符合行业规范和术语要求。
其次,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在翻译目的上也略有不同。文学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通过翻译作品领略原作的文化特点和艺术内涵,使原作品的价值得以传承。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原作品的情绪和语言风格,尽可能忠实地重现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而非文学翻译的目的则是为了传递具体的信息和数据,使原文的内容被正确而完整地呈现出来。因此,在非文学翻译过程中,术语的准确性和语句的流畅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虽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翻译对象、目的和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翻译者需要对两者有所了解,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技巧,以达到尽可能高水平的翻译质量。
文学翻译,顾名思义,就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翻译,无论是鲁迅的宁信而不顺,刘重德的A信、达、切,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还是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都强调文学翻译要在形式或含义上忠实原文,而对原文的删减与增补似乎都是有悖于翻译对信的追求。然而,换个角度,结果就不同了。目的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侧重翻译的宏观研究,把翻译放到时代中去研究,翻译并不是可以脱离时代而独立存在的。
1.目的论
Skopos 是希腊语,意思为目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首次是由德国的弗米尔(H.J. Vermeer)在她老师莱思(K.Reiss)的功能翻译理论基础之上明确提出的,关于译文的目的性原则, Vermeer 是这样解释的:Each text is produced for a given purpose and should serve this purpose. The Skopos rule thus reads follows: translate/interpret/ speak/ write in a way that enables your text / translation to function in the situation in which it is used and with people who want to use it and precisely in the way they want it to function.[1]他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 翻译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2.严复译文的增补与删减现象的目的透析
严复,著名翻译家,代表作品有: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大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 严复于1898 年首次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这一翻译标准直到今天,在中国翻译界的统治地位也是其他任何新兴翻译学说所无法取代的。那么,有人会问:严复译文中出现的对原作的 增补 与删减现象岂不是有悖于自己提出的信、达、雅吗?看以下增补一例:
原文:...unceasing struggle for existence...
译文: ...战事炽然,强者后亡,弱者先绝,年年岁岁,偏有留遗...
显然,原文短短四字,译文不仅是加了好些字,而且读起来简直象一个战况公报了![2],那么这样是否有悖于信、达、雅呢?译者是否不理解原文呢?当然不,其实译者是有意这么做的。
我们今天所说的信、达、雅注入了后人的理解,认为信才是严复翻译标准的精髓,实际上这与严复的本意已经相去甚远。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了信、达、雅,信指的是:译文要抓住全文要意,对于词句可以有所颠倒增删,只要不失原意,就无需斤斤计较词句的对应和前后顺序。 达指的是译者首先必须仔细通读全文,做到融会贯通,再进行翻译。为了更好地表达原文本意,可以在词句方面作必要的调整改动,增补删减。 雅指的是要采用汉代以前使用的古文。其中,严复认为,达最重要而不是信,文中提及求其信, 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3], 不难看出,求信求雅都是为了求达。
如前所说,翻译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 翻译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其实,严复的翻译目的性很强,他翻译的书都是有选择性的,都是介绍西方先进意识形态,因为他心目中的读者群是当时的统治阶级士大夫阶层,他希望自己的译著可以得到这些人的关注,希望他们能够采纳书中先进的思想和制度改革当时落后的体制。为了迎合士大夫,他选择汉以前字法句法,若用大众语言来翻译作品,恐统治阶级会不屑一顾;为了让思想保守的士大夫们更好的理解译文,他选择增补与删减,删减开启民智无用的东西,增添解释性文字,因为达说的很清楚:意思融汇贯通之后,可前后引衬,以显其意。
3.傅东华译文删减现象的目的透视
迄今为止,《飘》的汉译本已经很多了,其中傅东华先生所译的1940年第一版是最早一个,这个译本对原作进行了很多的删减,诚如冯庆华所说:傅东华先生笔下的《飘》再创造成份过多,常按个人的理解对原文进行剪裁,例如第二十五章删去八、九千字[4],对此译本的批判也很多长久以来,对傅译的评价基本是否定的。[4],批判的众多原因之一就是对原作的删减。看以下的例子:
原文:Scarlett knew these hurried preenings were being made with an eye toward meeting his wife with the appearance of a gentleman who had ridden sedately home from a call on a neighbor. She knew also that he was presenting her with just the opportunity she wanted for opening the conversation without revealing her true purpose. [5]
译文:思嘉知道父亲做这套手脚,是为要对母亲装得规矩些,因而想起现在正是跟他开始谈话的机会了。[6]
细读原文和译文,不难发现,原文的hurried, with the appearanceon a neighbor 和without revealingpurpose,译文删去未译。从目的论考虑,翻译是一种有目的行为,翻译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即目的决定手段[1]。那么,我们有必要分析傅先生翻译《飘》的目的。参看傅东华写于1940年9月15日的译序,他的翻译目的一目了然:还有一些冗长的描写和心理的分析,觉得它跟情节的发展没有多大关系,并且要使读者厌倦的,那我就老实不客气地将它整段删节了总之,我的目的是在求忠实于全书的趣味精神,不在求忠实于一枝一节[7]。至此,译者忠实于全书的趣味精神,不在求忠实于一枝一节的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部分内容的删减现象。
诚然,此类例子还有很多,鉴于篇幅问题,在此就不一一枚举了。综上所述,翻译是有目的的行为活动, 翻译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翻译是动态的,我们不能用绝对静止的孤立的眼光去评判优劣,而应与翻译的时代和历史背景文化相结合进行客观的分析。
相关阅读 Relate
最新文章 Recent
热点文章 Recent
- 山东话怎么说日常用语_山东 09-14
- 同声传译收费标准_同传一天 02-27
- 我爱你用蒙古语怎么说? 11-24
- 俄罗斯百度“Яндекс” 12-17
- 中国菜的名称英文翻译大全_ 10-29
- 蒙古语你好怎么说 11-24
- 流浪地球英文介绍 11-27
- “ca.”是什么单词的缩写 09-11
- 维吾尔语32个字母表 12-09
- 阿拉伯语28个字母解析_2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