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的基本模式
任何理论体系都可以通过整体观照从宏观研究的视角归结为某种基本模式作为对该体系的主旨性表述。基本模式乃是全部理论体系赖以形成的基本思想和理论原则的高度集约化和条理化,它实际上是微观研究的综合结果。因此,基本模式通常被视为某种理论体系的构架核心,也可以称之为范式( paradigm)。正确的范式原则一旦确立,我们可以通过基本理论模式来检验、推导和论证整个翻译理论体系的合理性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基本理论思想是否始终一贯(consistency)。
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于基本理论模式阐发、深化和拓展这一理论体系,修正谬误,校正偏差,使之逐步接近于符合翻译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的客观实际。迄今为止,翻译理论工作者所做的研究工作最终旨在根据自己的宏观研究成果推出某种翻译理论的基本模式,用以阐释双语转换的种种规律和作用机制,构建和完善理论体系,最终达到提高翻译活动的质量、功效和整体水平。
任何翻译理论体系都必然以某种特定的原语和目的语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及研究依据。翻译理论的这种对象性常常被人们忽视,结果往往是将一种以某特定原语及目的语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依据而推导、概括出来的基本理论模式看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模式。实际上,这种通用于任何双语转换的理论模式是并不存在的。
1. 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 George Steiner法国人
在诸多翻译理论家当中,乔治.斯坦纳是西方对翻译过程进行深入研究的著名作家。他在其著作《通天塔之后》中提出了以阐释学为基础的翻译活动的四个步骤step: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补偿(compensation)。首先,译者需要相信原文是有意义的,即为信赖,在理解和表达这种意义时,译者不可避免的要遭遇到来自原文的敌意和强烈的抵抗,难以接进原文的意义。所以,译者的主观因素也不可避免地侵入到原文中去,侵入的目的是吸收,在吸收过程中难免要散失译语本色。因此,补偿就显得必不可少。事实上,译语本色的散失会表现在上述各个阶段,因此,补偿也必须贯穿整个翻译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原文的内涵,达到翻译的理想境界,翻译才能起到交流的作用。
2. 埃文-佐哈尔Evan - ZuoHaEr的多元系统论 polysystem theory
多元系统论认为,各种社会符号现象, 应视为系统而非由各不相于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这些系统并非单一的系统,而是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各有不同的行为,却又互相依存, 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任何多元系统, 都是一个较大的多元系统, 即整体
文化的组成部分; 同时,它又可能与其他文化中的对应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大多元系统。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多元系统里面的现象,都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必须与整体文化甚至于世界文化这个人类社会中最大的多元系统中的现象联系起来研究。一个系统的行为模式,有时与它在多元系统中的位置有关。以翻译文学为例,它处于中心时,往往参与创造一级模式,不惜打破本国的传统规范;处于边缘时,则常常套用本国文学中现成的二级模式。前者的翻译策略,着重译文的充分性,后者则着重可接受性。
3. 论劳伦斯•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Lawrence Venuti translation policies of deconstructionist解构主义翻译策略
德国学者施莱尔马赫被认为是提出归化domestication、异化翻译策略的鼻祖。他在《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指出:翻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译者尽量不打扰作者,而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另一种是译者尽量不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这一思想将翻译分为以作者为中心的译法和以读者为中心的译法。劳伦斯•韦努蒂,作为翻译理论家,他高举解构主义大旗,吸收了施莱尔马赫的异化思想,率先对归化翻译的诸多弊端提出严厉的批评,明确地提出了异化(foreignization)或抵抗式翻译(resistant translation)。他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 他刻意在目的语的文本中,在风格和其他方面突出原文之异,其目的是要在翻译中表达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他认为翻译可以是研究和实现差异的场所,并恢复和修订被遗忘了的译文,以建立一种新的翻译传统。这种方法不只是简单地处理翻译中常见的语言问题,而且把文化和政治纳入了异化与归化旷日已久的争论之中。
2. 尤金•奈达的相关翻译理论是什么?functional equivalence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为使源语(source language)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equivalence at word level;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3.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四大翻译家是谁?
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
4、国外的翻译流派有哪些?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分为三个学派:文艺学派,语言学派和文化学派philological school, linguistic school and cultural school。文艺学派主要指二战以前的翻译研究,这一时期的理论比较零散,讨论的焦点是直译和意译,形式和内容,注重翻译的效果,追求译文的文学性和创造性。由于文艺学派缺乏系统的理论,在此背景下语言学派应运而生。语言学派建立在索绪尔、乔姆斯基、布龙菲尔德的语言学理论之上,其开山之作是雅格布森的《翻译的语言观》,此文第一次将语言学、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研究中。语言学派注重分析原文本,强调译文与原文的等值。六七十年代,语言学派日渐成熟,出现了奈达、纽马克等翻译理论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语言学派认为翻译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过于注重原文文本的分析,忽视了审美及文化因素,这些研究的不足阻碍了翻译学的全面发展。八十年代后期,翻译理论进入第三阶段,有了强烈的学科意识,翻译被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出现了文化转向。
尤金•奈达( 1976) 根据各流派所关注的焦点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四个基本流派: 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埃德温•根茨勒( Edward Gentzler) 在其专著《当代翻译理论》(1993)中, 根据二战至九十年代初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状态, 依据各流派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依据的理论来源将当代译论划分为美国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和解构主义派五大流派。香港学者张南峰、陈德鸿( 2000) 在《西方翻译理论精选》中将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分为语文学派、诠释学派、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化学派和解构学派六大学派。
国内学者也有过类似的尝试。潘文国以有无翻译学学科意识为标准把西方翻译研究史分为传统、现代和当代三个阶段。他把传统阶段的翻译理论看成是文艺学派, 现代阶段看成语言学派或科学学派, 把当代阶段的翻译研究划分为翻译研究学派、解构学派( 或译者中心学派) 和后殖民主义学派( 或政治学派) 三类, 而翻译研究学派之下又细分为多元系统学派、描写学派、文化学派和综合学派四个亚类。蒋骁华根据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新特点, 认为目前主要存在文化学派和语言学派两大派别
李文革在《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中把西方翻译理论划分为: 文艺学派、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学派( 早期的翻译研究学派、多元系统学派、描写学派、文化学派、综合学派以及女权主义、食人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 、阐释学派、解构学派( 德里达、本雅明和韦努蒂的翻译思想) 、美国翻译培训学派、法国的释意派七大流派
相关阅读 Relate
最新文章 Recent
热点文章 Recent
- 山东话怎么说日常用语_山东 09-14
- 同声传译收费标准_同传一天 02-27
- 我爱你用蒙古语怎么说? 11-24
- 俄罗斯百度“Яндекс” 12-17
- 中国菜的名称英文翻译大全_ 10-29
- 蒙古语你好怎么说 11-24
- 流浪地球英文介绍 11-27
- “ca.”是什么单词的缩写 09-11
- 维吾尔语32个字母表 12-09
- 阿拉伯语28个字母解析_2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