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技术口译达人的几条建议
技术口译,相对一般的翻译来说,常常具有生词术语多、背景知识复杂、句型结构冗长等特点。因此,在译前准备和临场应对方面,都会有一些特殊工作要做。
一、译前准备
首先,译前准备要非常的充分。如果以前准备做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译前准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是要阅读至少一本专业书籍。我们以最难的情况为例,即第一次接触某一个行业的时候。此时,要先对该行业建立一个框架,知晓来龙去脉。仅靠语言层面的分析是很难做到深入理解的,必须辅以专业背景知识,因此有必要阅读专业书籍。可以去买一本这个行业的入门书,这种书籍的还是很多的,比如说,你要研究核电,就可以买一本《核电与核能》;要研究保险,就会可以买一本《保险学》。经过这个过程,不见得就能记住书中的很多知识,但最重要的莫过于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该专业的总体认识。
第二是阅读一本该行业的专业英语。比如说《石化科技英语》等。只是了解行业基础是不够的,因为还不知道行话怎么说,尤其是英语中怎么说,所以要选择一门入门级的专业英语书。学习时可以按照阅读理解的方式进行,看懂其中的原理,记下不懂的词汇即可,不必像做精读一样。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一张嘴就说外行话的情况,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其实每个行业都有些行话,外行人很难知道,翻译的时候很容易露馅。比如,天气预报行业对于副热带高压很少会说全称,一般就简称为副高。
第三,如果有时间,还要阅读这个行业的论文。最好是中英文的最新论文都看一看。这里的论文可以重点看两种。第一种是介绍行业发展史的,专门有研究人员不定期写的综述性文章。这种文章有助于外行迅速积累专业知识,拉进与专业人士在背景知识方面的差距。说白了,就是全场嘉宾都知道的历史,如果译员不知道,那就很被动了。比如核电行业常提的几次核事故:三里岛事件、切尔诺贝利、福岛事故,这个行业众人皆知,说错一个名字就会让人觉得奇怪。第二种论文是关于行业前沿的,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将论文排序,直接看前几个即可,当然也得看主要期刊发表的,避免垃圾期刊的文章。凡是开国际会议,大多涉及到这个行业最前沿信息,不太可能什么新意都没有,所以翻译也有必要对行业前沿甚至未来发展方向了如指掌。
第四是最必要的,就是要看主办方发来的材料。要及时跟主办方沟通,让他们把相关的材料尽可能都发来。翻译不是万能的,完全没有材料的裸翻对于译员、客户以及听众来说都是风险极高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为之。看材料(ppt)时,着重要看两点:发言人的思路以及创新之处。一方面有可能时间不足,细看来不及;另一方面了解其思路可以避免翻译时犯大错误,就算个别句子听不懂,也不至于说出违背发言人本意的话,了解创新点才能让听众知道该嘉宾的价值所在。
第五是制作词汇表。接下去是要做好词汇表,必要的时候要在PPT中的进行标记。新版的ipad可以有专用笔在电子文本上做标记,如果资金实力不错,是个不错的选择。词汇表虽好,但边听边说的译员很难再在现场查词,因此最好要标记清楚。
做词汇表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团队合作来做。尤其是在材料多,拿到得晚的情况下,一个人没法全部看完全部材料,两个人可以分别看一部分的材料,利用googledoc这样的软件在线编辑同一个文本,这样大家都可以看得到。词汇表做完后还没有大功告成,一定要反复的进行背记,防止出现发言人脱稿,而只能无法依靠词汇表查词的时候。甚至搭档之间可以相互考一考,并且就重点词汇统一口径,避免两个人的翻译有太大出入。
二、临场应对
译前准备再充分,现场还是会有各种新情况出现,有可能是口音、句型或者背景知识,因此恰当的临场应对技巧也是必要的。
第一,翻译时可以适当简化。因为技术发言中最重要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传达的信息。当意思过于复杂时,可抓住主干。可以不去管一些不必要的冗余信息,比如客套话,比如都已知的背景信息,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信息和新信息上。有时不但有冗余,句子还断断续续,不完整。这两种情况都要求我们离原文的字面(语法)远一点,更多关注发言人的逻辑和新意。
第二,必要时采取解释性翻译。有时原文复合句对应中文一个复合句很难。可采取解释性翻译,即告诉听众,大家都认可的前提是什么,我这有什么创新,所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诸如此类。有时发言人的逻辑一时没法把握,可以稍微晚点再开口,在其说完完整的逻辑后,再迅速总结,将其中核心意思迅速告诉听众。
第三,发挥团队合作的作用。数字和术语的处理是一个难题。科技类发言往往夹杂大量数字,以佐证发言人的论点。当数字和术语非常密集时,译员面临大脑超负荷的危险。这时要发挥团队的作用,保证翻译质量。例如,搭档可以在中间放一张纸,不翻译的译员也要仔细听,着重听术语和数字,并且边听边在纸上写下。这样,在翻译的译员只要一转头就可以确认自己听到数字对不对,成功的几率会大大提高。我在之前的文章曾经写过亲眼见到的日本同传译员的做法。日本箱子里基本上全时至少有两个人在,不翻译的译员也在记录。三个人同时犯错很小,可见其工作态度是多么的严谨。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单打独斗是存在局限的。
第四,实在不行的下下策。如果实在听不懂,翻不出,也可以会后补充。可以告诉听众,这个发言人的意思我真的没懂,不过会后我会跟他沟通,把他们的意思理解好,再以笔译的形式或者第二天告诉大家。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是译员负责人的表现。另外,利用现场的网络,实时查词或者相关信息也是可取的,实在没有网络则需要用自己的手机做热点查词,适当的经济损失是必要的。
总之,技术口译难度不小,因此要提前把最坏的可能性都想到,有备则无患。另一方面,技术口译也其乐无穷。不仅挑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词汇量,而且也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如果持续跟踪一个领域,还可以成为某个领域半个专家,甚至带来其他机会。
本文作者:王冰
相关阅读 Relate
最新文章 Recent
热点文章 Recent
- 一带一路官方译法并不是“O 10-31
- 小语种中不可翻译的词语有哪 10-10
- CATTI三级笔译能接活儿 11-18
- 女翻译一般工资多少呢?高不 11-14
- 会展的主办方、承办方、协办 01-18
- 英文论文(外文文献)翻译成 10-29
- 在翻译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10-28
- 翻译官是什么职业_现场翻译 11-13
- 中文翻译蒙古文_在线蒙语翻 06-19
- MTPE是什么翻译模式 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