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根据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条的规定,提交的各种文件应当使用中文。因此,国外申请人无论是通过巴黎公约要求还是通过PCT条约,都要需要将专利申请文件翻译成中文。
由于专利申请文件来源广,涉及的科技知识广泛,而且又有法律文件的严谨性,所以在专利申请文件的翻译非常慎重。而且, PCT申请在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时如果存在译文错误,可以进行译文更正,但是对于通过巴黎公约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在提交之后修改就不能超出原始申请所记载的范围[1]。因此,专利申请文件的翻译的质量对于专利来说至关重要。
在翻译专利申请文件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按照语法存在多种译文,而这种多种译文通常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如何处理才能准确地反映原文的意思,从而获得恰当的保护范围呢?
二、专利申请文件的作用
首先,我们要从专利申请文件的作用说起。概括来说,权利要求书界定了专利的保护范围,也就是发明人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做出的贡献,而说明书和附图在申请文件的修改阶段是权利要求的修改基础,而在无效和侵权判定阶段又用来解释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因此,笔者认为在专利申请文件的翻译过程中应该从专利申请文件的作用出发,首先确定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是什么,权利要求希望保护什么样的范围,然后才能准确地翻译专利申请文件。
三、英译汉的例子
例1.在一个关于照明用具驱动装置的说明书中,有如下的表述:
“A first switch is turned on after a wait time is elapsed in a case that
the output current of the transistor D1 becomes zero”
由于原文没有记载“after a wait time is elapsed”与“in a case that the
output current of the transistor D1 becomes zero”之间的明确逻辑关系,我们仅从原文无法判断这两个条件中哪一个条件在前,哪一个条件在后,因此原文的含义存在多义性。从语法来说,这句话既可以译成:“在经过了等待时间之后,在晶体管D1的输出电流变为零的情况下,接通第一开关”,也可以译成“在晶体管D1的输出电流变为零的情况下,在经过了等待时间之后,接通第一开关”。从保护范围的角度来看,第一种译文表示“先经过等待时间之后,然后在晶体管D1的输出电流变为零的情况下接通第一开关”,第二种译文表示“在晶体管D1的输出电流变为零的情况下,开始计时,在经过了等待时间之后,接通第一开关”。因此,这两种译文限定的技术方案不同,最终限定的保护范围也不同。如果不了解现有技术和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无法确定到底采用哪一种译文才是恰当的。
我们来分析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的正确译文:
第一种情况,现有技术是在晶体管D1的输出电流变为零时接通第一开关,这样存在一些问题。发明的改进之处在于:在晶体管D1的输出电流变为零之后延迟一个等待时间,然后再接通第一开关,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
第二种情况,现有技术是在经过等待时间之后,接通第一开关,有时晶体管D1的输出电流不为零,这时就存在晶体管D1硬切换的问题。发明的改进之处在于,在经过等待时间之后,确定晶体管D1的输出电流是否为零,在晶体管D1的输出电流变为零的情况下再接通第一开关。
在考虑了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之后,显然在第一种情况下应该采用第二种译文,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应该采用第一种译文,才能准确地体现原始文件想要表达的含义。
例2.在一个关于终端装置的短信发送方法的权利要求书中,有如下的表述是:
“a method, comprising: …..., obtaining a location of the mobile terminal
when the display time is
arrived, ……”
从语法上来说,“when the display time is arrived”既可以理解为限定“a location
of the mobile terminal”又可以理解为限定“obtaining”。因此,上述这句话就有以下两种译文,第一种译文为:“一种方法,包括:……获取得移动终端在显示时间到来时的位置”,第二种译文为:“一种方法,包括:在显示时间到来时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
显然,这两种译文限定了不同的保护范围,第一种译文限定了要获得的是终端在显示时间到来时的位置,并没有限定“获得”这个步骤在何时执行,因此它涵盖了至少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显示时间到达时获得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第二种情况是在显示时间没有到达时,可以获得移动终端在显示时间到来时的位置,例如可以通过基于当前移动终端的位置以及移动终端的使用历史等进行推断来获得移动终端在显示时间到来时的位置。而第二种译文仅限定了在显示时间到来时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因此,第一种译文的保护范围比第二种译文的保护范围更大,已经覆盖了第二种译文的保护范围。
对于权利要求来说,是不是保护范围越大越好呢?这也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保护范围越大,竞争对手能绕过专利保护范围的概率就越小,专利权人诉竞争对手侵权的成功概率也就越高;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保护范围越大,落入保护范围内能够破坏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对比文件也就越多,获得授权的机会也会越小。具体来说,如果一篇对比文件记载了这样一种方法:基于移动终端的使用历史,该移动终端在过去的五天中,每天早上6:30在A地点,然后途经B、C、D地点,7:30到达E地点。今天早上,6:30出现在了A地点,然后途经了B、C地点,在早上7:00可以推断出在显示时间7:30到来时,移动终端的位置在E地点。显然,上述对比文件已经使得第一种译文的权利要求没有新颖性,但是却不会影响到第二种译文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申请文件中记载的现有技术是:每天在确定的时间(显示时间)向在确定地点的移动终端发送消息,例如促销消息。但是,在该显示时间,经常会由于发送流量大而造成通信繁忙,终端可能无法准确地收到恰当的消息。相反,在一些时间段(例如午夜时间),通信量下降,但是这时又不需要向移动终端发送消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的改进之处在于:利用通信量低的时间段向移动终端发送消息,但是消息并不立即显示给移动终端的用户,而是在显示时间到来时,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如果移动终端的位置满足预定条件,则向用户呈现该消息,从而充分利用这些通信量低的时间段。
在了解了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点之后,显然会选择保护范围小的第二种译文,而不是保护范围大的第一种译文。由此也看出,译文的选择也不是保护范围越大就一定越好,还是应该从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做出的贡献出发,来选择恰当的译文,获得与发明人所做出的贡献相符的保护范围。
四.日译汉的例子
不仅英语申请文件的翻译中存在多种译文的情况,日语申请文件的翻译过程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下面示出几个例子:
例3.在一个关于用于制作光传感器部件的模具的申请文件中,有如下的表述:
“…該筒の内側レンズ面、内側側面及び該光センサが組み合わされる開放部分の端面を形成する…”。
通常,翻译时看见“A、B及びC”的结构时,第一反应就是翻成A、B和紧接下来的名词C,按照这一思路,可以得到以下译文:“…形成待组合该筒的内侧透镜面、内侧侧面和该光传感器的开放部分的端面…”,但是根据语法,这句话也可以译成:“…形成该筒的内侧透镜面、内侧侧面和待组合该光传感器的开放部分的端面…”。这两句话表述的含义明显有差异。
结合说明书,本申请是一种模具,它用于制造一种与小型传感器卡合的一体成型部件,以解决与小型传感器进行装配的问题,改进之处在于为了之后装配光传感器设置了开放部分,而该筒的内侧透镜面、内侧侧面并不用于光传感器的组合。因此,在了解发明内容之后不难推断,这里的名词C并不是紧接着“及び”之后的名词“該光センサ”,而是“該光センサ組み合わされる開放部分の端面”。因此,根据该申请的发明点,不难判断第二种译文才能准确地反映发明的内容。
例4.在一个涉及移动终端的申请文件中,存在以下的日文原文:“移動通信網を介してデータ通信を行う移動端末であって、前記移動通信網とのデータ通信を行うためのデータ通信接続の確立を制御するデータ通信接続確立手段と、…”
在翻译名词前面的定语很长的句子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将限定的内容放在后面,以避免句子头重脚轻,当文中有很多的“の”的时候,也要结合说明书以及发明点来进行正确的断句,比如,上述译文可以翻译成:“一种移动终端,其经由移动通信网进行数据通信,该移动终端具有:数据通信连接建立单元,其控制数据通信连接的建立,该数据通信连接用于进行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的数据通信……”。同样地,也可以翻译成:“一种移动终端,其经由移动通信网进行数据通信,该移动终端具有:数据通信连接建立单元,其控制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的用于进行数据通信的数据通信连接的建立;”。
但是,我们结合说明书可知,本发明涉及经由移动通信网进行数据通信的移动终端,改进点在于移动终端不需要向网络进行询问就可以掌握关于所计费的通信时间的信息,而移动终端首先需要通过数据通信连接建立单元与移动通信网建立数据连接,因此明确可知,“前記移動通信網との”限定的是“データ通信接続の確立”,因此第二种表述才准确地表达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五、结论
通过以下例子我们看出,在专利申请文件的翻译中,通过了解现有技术,确定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才能使翻译准确地表达发明人的技术思想,从而最终获得恰当的保护范围。(作者姓名:王伶
龚晓娟 欧阳琴)